• 海外借壳:几家欢乐几家愁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08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本报记者 郭蕾
      眼下,中国在海外的上市公司倍受追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国内民企赴美借壳上市轻而易举,上市后企业的发展也一马平川了呢?“事情当然没有那么简单。”美国沃特财务集团首席代表张志浩说。
      据介绍,美国的交易所对上市企业没有名额的限制,只要符合要求,股票能卖出去,尽管上市。表面看来,在美国上市似乎很简单,实则不然,因为要获得投资者长期的认可和信赖要靠企业持续的努力。对于美国的投资者来说,只要公司成长性良好,业绩实在,盘子小都不是问题。而中国的企业通常会以为,上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融资,非长远的发展。这样的公司最终会被投资者唾弃的。
      事实上,能够成功借壳上市,并很好地利用公共上市公司这个平台,推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公司并不多。
      早在1999年至2000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借壳活动就已掀起了“第一波浪潮”,此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当时正值美国网络科技股泡沫,赴美借壳的企业多为网络公司。当时,此类中国企业大约有20多家,其特点是企业新、规模小、运作不规范,而且盈利能力差。随着美国科技泡沫的破灭,这些缺乏盈利支持的公司在美国倍受冷落,到目前为止,大多全军覆没。
      而在从2003年开始的“第二波海外借壳浪潮”中,借壳上市的企业则大都来自传统行业,而且盈利比较实在,成长性也较好。去年3月在美国OTC市场借壳上市的中国汽车系统就被业界誉为赴美借壳上市的典范案例。该公司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和股价表现都非常好,市盈率达到了70倍,过去3个月内的平均日成交量超过6万股。另一家民企天狮国际去年9月上市后也受到美国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目前其市盈率已经达到30倍左右。据沃特财务透露,天狮国际的大部分投资者就是此前投资中国汽车系统的投资者。
      即使在痛定思痛后的“第二波浪潮”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记者从美国证交会的公开信息了解到,一家名为TS电子(中国)公司的国内民企去年底才通过对一家代码为TSET.OB的壳公司进行反向收购,实现了借壳上市。可是,后来由于没有引起投资者足够的兴趣,缺乏成交量,后续融资无望,该公司于今年1月9日,向美国证交会提出了放弃收购的申请。
      对此,张志浩说,顾问公司在选择借壳企业时应该非常谨慎。通常在为其提供借壳上市顾问服务之前,会尽可能对企业进行全面彻底的评估,考察企业的基本面是否良好,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并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去考虑,是否愿意投资在这家公司。只有符合上述条件,才会建议它进行借壳上市。否则,让一家不能适应美国市场的企业到美国去上市,即使能够成功上市,也很难站稳脚跟。企业花费了时间和金钱,耗费了精力,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不是在帮企业,而是在害企业。